寧鄉縣政協主席喻亞軍
十屆寧鄉縣政協以來,各項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績,為此,本報記者采訪了寧鄉縣政協主席喻亞軍。
縣委重視打造政協履職新空間
記者:十屆寧鄉縣政協以來,各項工作成績突出。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寧鄉縣委、縣政府的支持,縣政協是如何爭取黨委重視的?
喻亞軍:是的,堅持黨的領導是做好政協工作的根本保證。多年來,寧鄉縣政協堅持主動向縣委請示匯報工作,主動爭取縣委、縣政府的重視與支持。而縣委一直堅持為政協工作創造最為便利的條件、最有活力的空間,確保政協職能得到充分發揮。
記者:這些年,縣委是如何支持和重視政協工作的?
喻亞軍:為加強對政協工作的領導和支持,縣委全面落實貫徹《中共中央關于加強人民政協工作的意見》精神,并結合寧鄉實際,在2009年制定下發了《中共寧鄉縣委關于進一步加強人民政協工作的意見》,今年縣委辦又向各鄉(鎮)黨委下發了《關于對縣委文件精神落實情況的督查通知》,對全縣33個鄉(鎮)貫徹落實縣委文件精神情況進行了一次全面的督查,有力地保證了政協富有成效地開展工作。每年縣委書記還帶領縣委常委一班人,聽取政協工作匯報,專題研究政協工作;縣委、縣政府領導定期參加政協常委會,及時通報政情;縣級黨政班子年度考核測評會、縣紀委黨風廉政建設通報會、行風測評會都會邀請政協委員代表參加,并向委員通報測評結果。
在工作決策上,縣委、縣政府的重大工作部署,通過縣四大家領導聯席會、情況通報會、征求意見會等形式,廣泛聽取和吸納政協提出的意見建議。近年來,很多政協建議轉化為黨政決策,產生了很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在工作安排上,縣委將縣政協主席、副主席統一納入黨政班子分工,統一安排聯鄉鎮、聯企業、聯重點工程、聯產業?h政協主席、副主席擔任有關產業領導小組組長和工程建設指揮長,參與一線工作?h政協開展的調研、視察、民主評議等活動,無論涉及到哪個部門和單位,縣委、縣政府都積極支持,使縣政協的參政議政更加富有成效。對縣政協的提案辦理,每年縣委都要召開提案辦理工作大會,縣長、常務副縣長親自參加提案交辦會議,使提案在促進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發展中的作用日益明顯。
記者:政協工作的創新,與縣委的大力支持分不開,請您介紹一下這方面的情況。
喻亞軍:縣委支持政協拓寬履職途徑。對縣域經濟中的一些重大經濟社會課題,如大河西先導區“兩型”社會建設、新農村建設、應對金融危機、城鄉一體化建設等,縣委直接交辦政協調查研究,充分發揮政協“智囊團”、“人才庫”的作用?h委還支持縣政協委員集體視察全縣重點工程建設項目;重視支持政協測評政府工作部門和窗口行業單位,并開展民主評議,幫促查找原因,提出建議推動工作。
同時,縣委及時轉化政協調研成果。凡是縣政協送來的調研視察報告、委員意見建議、社情民意以及相關工作報告,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及班子成員都做到了及時批復處理,有關部門和單位及時采納運用。
縣委、縣政府還積極為政協履行職能創造條件,提供保障,不僅逐年增加政協工作經費,還積極落實市委文件精神,發文規范了鄉鎮政協聯絡處工作。
抓住發展主線積極建言獻策
記者:謀求縣域發展是縣政協工作中的重點,您是如何抓住發展這條主線,推動政協工作的?
喻亞軍:“發展是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也是人民政協履行職能的第一要務?h政協堅持把促進發展作為政治協商的根本動力、民主監督的根本標準、參政議政的根本目的,抓住發展主線積極履職,為縣域經濟發展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我們把握政治協商的“著重點”,著力謀劃發展大計。近年來,縣政協堅持不懈地把促進發展作為履行職能的第一要務,深入落實科學發展觀,將縣委、縣政府確立的“崛起中西部、挺進五十強”目標和“興工強縣”戰略、新型工業化、新農村建設、“兩型”社會建設、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等作為政治協商的著重點,深入開展協商討論,提出了許多建設*的意見和建議。如在2009年縣政協全會上,劉穎委員《發展優勢產業搶占產業制高點》的發言得到了縣委黎石秋書記的充分肯定,并當即批示相關部門要“進一步明確重點產業定位并強化提升重點產業發展政策和措施”。
我們還找準民主監督的“著眼點”,著力優化發展環境。一是加強視察監督。先后組織開展了加強城市管理、提高農業產業化水平、老齡工作、溈山旅游開發、農村衛生事業發展、推進新型工業化、新農村建設、推進教育強縣工作等10余次視察活動,并及時向縣委、縣政府提交視察報告,為科學決策提供依據。二是創新評議監督。積極探索政協民主評議新辦法,出臺了《縣政協民主評議暫行辦法》,由政協常委投票決定被評議單位,并在繼續推行民主評議部門機制的同時,確定對某個主題進行評議,使評議工作更具有針對*,更富有影響力。
今年,縣政協組織部分政協委員先后對城管局和全縣投資環境進行了民主評議。在民主評議城管局工作的過程中,我們大膽創新評議方式,在文字報告的基礎上,制作了圖文并茂的多媒體報告;民主評議全縣投資環境工作涉及全縣26個與投資環境相關的職能部門,根據調查問卷結果和綜合測評意見,將被評議單位分成三類。兩次評議活動均受到了出席會議的縣委、縣政府領導的高度評價,并被多家媒體作為基層工作經驗進行了推廣與宣傳,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影響。三是重視委員監督。每年有30多名委員受聘有關部門擔任行風評議員和形象監督員,參加縣委、縣政府及部門組織的大型調查、檢查、執法等活動,較好地履行了監督職責,增強了民主監督的實效和影響。
此外,我們還注重尋求參政議政的“著力點”,著力服務發展決策。一是不斷提高立論水平。建立了以專委會為依托,政協委員、有關專家學者、相關部門領導共同參與的調研工作機制,充分利用政協委員智力密集、聯系廣泛、視野開闊的特點,先后就產業經濟和板塊經濟、村級政權組織建設、新農村建設、“兩型”社會建設、縣域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等重大課題,在縣內或省內外調研20余次,形成了內容翔實、參考價值較高的調研報告60余篇。二是狠抓提案議政工作。鼓勵委員撰寫集體提案,引導撰寫重點提案,深化主席督辦、提案委交辦、專委會協辦和委員參辦四個層次的督辦力度。每年篩選確立4-8件重點提案,采取主席領銜督辦和主席會議視察督辦兩種形式,多次把提案辦理多的單位請到縣政協來,召開提案辦理協商會議,進一步明確提案辦理的責任和工作要求。
充分發揮優勢構建和諧社會
記者:在促進寧鄉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中,縣政協是如何發揮政協優勢,構建和諧社會的?
喻亞軍:人民政協作為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組織,其主要職能同構建和諧社會的各項工作緊密相連,縣政協充分發揮優勢作用,為構建和諧社會奠定了良好基礎。
我們發揮人才庫、智囊團的優勢,為構建和諧寧鄉夯實物質基礎。在政協機關和全體委員中明確“五心”發展思路,即“維護核心把握政治方向、服務中心助推經濟發展、反映民心解決實際問題、凝聚人心營造和諧氛圍、堅定信心開創嶄新局面”。充分調動機關干部和廣大政協委員投身發展的積極*和主動*,為促進全縣經濟和社會事業和諧發展作出貢獻。
據不完全統計,十屆寧鄉縣政協以來,全縣委員共引進項目40多個,引進縣外資金15個多億,委員自辦企業固定資產達8個多億,實現總產值20個多億,上交國家利稅3個多億,直接投身經濟建設第一線的委員達140多人,其中工商企業主(含建筑業)近110人,種養業主30多人。
我們還發揮影響大、威望高的優勢,為構建和諧寧鄉深化社會基礎?h政協主動協調好各黨派、各民族、各團體及各方面成員之間的關系,及時消除影響社會大局穩定的因素,減少阻力、增加動力、形成合力,為黨委政府排憂解難?h政協領導帶頭在調研視察中了解民情,挖掘信息,反映民意,開通新社情民意“直通車”,共編輯《社情民意》24期,及時送達縣委、縣政府及上級有關部門,促進了問題的解決。
工作中,我們發揮觸面廣、渠道寬的優勢,為構建和諧寧鄉鞏固群眾基礎?h政協堅持走訪委員制度,傾聽意見,了解意愿,定期召開政協主席懇談會,與民主黨派聯系溝通;適時召開迎春茶話會、中秋聯誼會、“三胞”眷屬座談會,增進友誼,擴大團結;經常組織委員赴沿海發達地區考察學習,開闊委員視野;定時召開全縣民主黨派代表人士座談會和全縣鄉鎮政協工作經驗交流會,積極探索開展新時期政協工作;多次組織廣大委員參加各種獻愛心、送溫暖活動,關注民生,關注弱勢群體,關注公益事業,號召全縣政協委員為縣教育基金會募捐400多萬元,用實際行動展現了政協委員扶貧幫困、回報社會的良好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