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代黑豬”名稱來源于長沙縣羅代地區,由于居住在該地的群眾以羅姓和戴姓為主,在歷史上被稱為“羅戴塅”,又稱“羅代”。羅代黑豬是經過當地老百姓的選種繁育,加上保持傳統的飼養方式和地域優越自然環境影響而形成具有明顯地域特色的土豬品種。
肉中富含鉀、鈣、鈉等人體所需四十多種微量元素,其中鋅元素含量為每公斤十四毫克,相比其它豬種高出百分之四十,有促進人體生長發育、維持正常食欲、增強免疫力的功效。煮沸烹飪后的豬肉湯澄清透明,香味濃郁,營養豐富,是上等的地方風味特產。
———————— ★ ————————
羅代黑豬來源
羅代黑豬源于地方優良生豬品種大圍子豬,其養殖歷史可以追溯至明代。據長沙縣志記載:“大圍子豬是縣內最后的豬種,其中以產于雙江鄉羅家塅、戴家塅一帶的黑豬最為出名,當地人俗稱羅代黑豬!
相傳,清乾隆皇帝游江南,一日微服私訪信步來到長沙縣雙江鎮,翌日清晨聞豬叫,乾隆皇帝醒,見到此豬,額寬嘴粗,壽字頭,全身黑色,僅四蹄雪白,連連稱奇。命宰之品嘗,味道極其鮮美,龍顏大悅,賜名曰“四蹄踏雪”,從此羅代黑豬美名遠揚。
———————— ★ ————————
羅代黑豬發展
羅代黑豬于1956年被列入《祖國優良家畜品種》,1986年入選《中國豬品種志》,為湖南省四大名豬之一。明清時期,“羅代黑豬”就是朝廷貢品,有“四蹄踏雪”之稱 。2006年與寧鄉土花豬一道納入首批國家級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品種名錄。
———————— ★ ————————
羅代黑豬的特點
羅代黑豬采用傳統飼養方式,以青綠飼料為主料,輔以米糠、麩皮、玉米粉,不添加任何生長激素,確保肉質細嫩、肥而不膩,食用后唇齒留香,令人回味無窮。
其肌間脂肪豐富,富含鉀、鈣、銅、鎂、鋅等人體所需40多種微量元素,同時亞油酸、不飽和脂肪酸、必需氨基酸極為豐富,風味氨基酸含量高于普通豬肉5個百分點。據權威專家檢測,其營養及養生價值遠優于普通豬,堪稱“豬中極品”。
———————— ★ ————————
《吳春卿郎中餉臘豬肉,戲作古句》
[宋] 楊萬里
老夫畏熱飯不能,先生饋肉香傾城。
霜刀削下黃水精,月斧斫出紅松明。
君家豬紅臘前作,是時雪沒吳山腳。
公子彭生初解縛,糟丘挽上凌煙閣。
卻將一臠配兩螯,世間真有楊州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