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張福芳 唐璐
10月1日,長沙市地鐵單日客流突破200萬人次,客流強度排全國前三;10月3日,超級文和友取號超過3萬桌;國慶節以來,連續8天酒店入住間數保持10%以上增長;凌晨2時,湘江兩岸、國金中心、五一廣場、黃興路步行街、太平街等網紅地,照樣車水馬龍……這是今年國慶假期在遭遇秋雨、大幅降溫后,網紅長沙交出的答卷。
長沙市躋身全國網紅城市八強、名列中部第一,城市夜經濟活躍度全國排名第三,入選“最吸引年輕人生活的十大城市”,上榜“中國十大美好生活城市”……雖受疫情影響,網紅長沙夜經濟名不虛傳,仍逆勢增長,連阿里巴巴集團創始人馬云都感慨,長沙是年輕人眼中的網紅城市,夜經濟的火爆程度全國少有。
網紅長沙的夜經濟為何這樣火?記者作了一番探訪。
從酒吧一條街,到吃喝玩樂購產業鏈
在長沙經營酒吧21年的可可清吧負責人屈強,現在還記得那時的解放西路:道路還未貫通到湘江,不少鋪面掛著“出租”的招牌,街上賣水果、衣服、食品的居多。
當年,他租下一間300多平方米的鋪面,開了解放西路第一家酒吧可可清吧,拉開了解放西路酒吧一條街的序幕。
解放西路的酒吧、KTV,從一家增加到二三十家;鋪面租金從每平方米20元,上漲到千元;從默默無聞,到成為各地游客必打卡地、“網紅”地標。
解放西路酒吧一條街,是長沙夜經濟發展的一個縮影。
其實,長沙發展夜經濟有基礎、有條件。長沙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嚴冬期短,暑熱期長,白天熱晚間涼,人們歷來喜歡夜生活。
在經濟匱乏年代,一到晚上,不少當地人喜歡端上一杯茶,坐到湘江邊,東南西北侃大山。
如今,上班族白天忙于上班,晚上才有時間呼朋喚友出來消遣、減壓,夜間消費成為都市人的一種生活方式。
此外,低房價帶來的較小壓力,以及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網絡、豐富的旅游資源和快速增長的人口,為長沙夜經濟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客觀條件。
“很喜歡長沙的氛圍,我幾乎每個月都會和朋友坐高鐵過來,泡吧、唱K,吃小龍蝦、臭豆腐,半小時車程,非常方便!奔易〗髌监l的劉瓊自從跟朋友來長沙玩過一次后,就忘不掉長沙的美食和氛圍,成了夜長沙的“鐵粉”。
在長沙市酒吧KTV娛樂行業商會會長彭登看來,良好的產業鏈,也是長沙夜經濟快速發展的原因之一。
“就拿五一商圈來說,20多條商業街、2萬多個商業網點林立其中,以及文和友、茶顏悅色網紅品牌,構成了完整的吃喝玩樂購產業鏈,吸引著大量游客,為發展夜間經濟提供了廣闊舞臺!迸淼钦f,“長沙被稱為娛樂之都、媒體藝術之都等,這些也是吸引游客前來打卡的原因!
從吃喝玩樂購,到“食游購娛體展演”
橘子洲焰火,幾乎每場都能“圈粉”30萬以上;文和友排隊桌數從5000號,到去年“五一”的2萬號,再到今年國慶假期的3萬號,一次次刷新紀錄;太平街人多到限流,解放西路凌晨2時還在堵車……這是長沙夜經濟繁榮的一組數據。
長沙夜經濟是否只有“吃喝玩樂購”?
記者走訪中發現,如今長沙夜經濟已升級到2.0版。以前人們喜歡吃燒烤、大排檔,如今大家更熱衷于去網紅龍蝦店、新式茶飲店等餐飲場所;過去夜間文化消費可能是看電影,演藝場所看演出,如今人們有了更多更高的文化體驗需求,逛博物館、24小時書店,聽音樂,夜游景點等;以前長沙流行洗腳、泡吧、唱K,如今白天上班、晚上放松的人們更愿意健身、購物、休閑等。
可以說,長沙夜經濟從早期夜市地攤發展為多元夜間消費市場,內容涵蓋“食、游、購、娛、體、展、演”等,消費主力、消費類型、消費期待、消費環境等方面都發生了很大變化。
“不斷發展的社會經濟實力和不斷提升的人民生活水平,是夜經濟興起的時代背景!痹诤瞎ど檀髮W教授柳思維看來,紅火的夜生活是面鏡子,折射出百姓生活質量不斷提升!耙菇洕苯o消費“加把勁”,不僅擴大內需,而且彰顯城市氣質,成為城市發展的一張靚麗名片。
9月28日晚,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在梅溪湖國際文化藝術中心大劇院首演。9月21日12時,該劇在大麥平臺開啟售票通道,1個小時即告售罄。
除了梅溪湖國際藝術中心,還有湘江劇院、長沙音樂廳、紅太陽演藝中心等文化場所,也占據了夜經濟市場的一席之地。
10月3日凌晨1時,位于省政府旁的樂之書店依舊燈火通明。像這樣的24小時書店,長沙已有多家!拔揖拖矚g下班后去書店看看書,聞著書香,一天的煩惱就煙消云散了?梢郧拔覀兿掳,圖書館也下班。有了24小時書店,再也不愁沒有去處!痹陂L沙一家軟件公司工作的李亞文是一位文藝愛好者,他喜歡的夜生活,就是書海徜徉。
每晚8時至12時,是湘江游輪“橘洲之星”工作人員一天中最忙碌的時段!疤貏e是節假日,很多外地游客會選擇坐游輪觀賞長沙夜景!惫ぷ魅藛T告訴記者。
“來到長沙,肯定要坐一坐游輪,既能欣賞長沙的山、水、洲、城,還有橘子洲頭青年毛澤東頭像,湘江兩岸的夜景非常迷人!9月29日,提前從廣州趕來過國慶節的鄭震告訴記者,坐完游輪后,他們還準備去夜攀岳麓山。
無論各種演藝、水上游樂、24小時書店,還是旅游網紅景點,正在成為長沙夜經濟里的亮眼一分子。
從政府加把“火”,到構建九大夜經濟業態
去年,國務院印發提振消費“20條”,特別提到要活躍夜間商業和假日消費市場。
長沙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夜間經濟的發展,省委常委、長沙市委書記胡衡華曾多次專題研究長沙夜經濟發展工作。
去年9月,坐落在長沙市黃興廣場的我省首個“夜間經濟服務中心”——天心區夜間經濟服務中心啟動運行。該中心每天安排專人值班,在晚上8時至次日凌晨2時,為市民、游客和商家提供服務,為長沙夜經濟保駕護航。
今年9月8日,天心區又攜手文和友、茶顏悅色、易裕和等網紅品牌店,成立網紅品牌聯盟,抱團發展,促進消費,助力將天心區打造成“中部網紅第一區”。
芙蓉區也制定《發展夜間經濟實施方案》,培育龍頭企業和網紅打卡點,計劃以五一商圈為重點,打造“一圈多點”的吃、玩、購夜間經濟全體系。
去年12月1日,長沙市提出發展夜間經濟的目標任務:到2022年,全市共建成10個市級、30個區(縣、市)級夜間經濟示范街區和200個夜間經濟示范門店;打造50個具有全國知名度、100個具有全省知名度的夜消費名片;夜經濟零售總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達到20%以上,新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00億元以上,創造就業崗位10萬個以上。
今年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后,長沙市各區(縣、市)爭先開展促消費活動,推出“龍蝦節”“消費季”等,激發消費市場活力。7月26日,長沙市推出為期98天的“夏季有禮·秋天有韻”長沙消費季——首屆“夜星城”消費節活動,目前已舉辦各類子活動147個,累計增加客流量超過1666.81萬人次。
除了政策層面,更有市場的有效推動。長沙夜經濟火爆后,不少商場選擇延長夜間營業時間。海信廣場從去年7月13日開始,將整個商場的營業時間延長到23時。
要將長沙打造成“不夜城”,便利的交通不可或缺。地鐵在節假日期間,將運營時間調整至24時。去年9月10日,長沙市交通運輸局調整夜間公交運營時間,以五一商圈為中心的13條公交線路夜間運營至23時30分及以后。
“我們還將出臺舉措,不斷豐富夜經濟產品,構建夜間購物、餐飲、旅游、綜藝演出、影劇觀賞、教育培訓、體育健身、醫療保健、休閑娛樂等九大夜經濟業態,著力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彰顯文化特色的夜市品牌!遍L沙市商務局一位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