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平抑市場,中央投資25億扶持生豬行業。 新華社 圖
“五花肉16元/斤,精瘦肉18元/斤!”這是記者7月13日從長沙各大農貿市場了解到的當天的豬肉零售價。對高漲的肉價,養豬戶朱鞠軍認為都是養豬人減少惹的禍。
據了解,為減少養殖污染,2010年,長沙地區就開始部署禽畜養殖業退出的工作,僅一年時間長沙縣生豬出欄量就減少30萬頭,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生豬的緊俏。然而,堅持下來的養豬戶,也正醞釀著一場大遷移。
豬肉漲了養豬戶笑了
7月13日,記者從長沙各大農貿市場了解到,豬肉零售價漲勢依然不停。
“賣給屠宰場的毛豬已經達到9.5元/斤了!笨粗i欄里的700多頭豬,養豬戶朱鞠軍笑著說。
朱鞠軍,今年36歲,在長沙地區養豬10年。他說:“一頭200斤的豬,去年只賣900塊錢,今年都能賣到1900元”。
省商務廳的監測數據顯示,上周我省鮮豬肉零售均價26.77元/公斤,上漲2.57%;批發均價24.38元/公斤,上漲1.04%。照這個漲法,朱鞠軍算了算,一頭200斤的豬大約能賺750元。如今,他的豬欄里還有80多頭母豬,600多頭存欄豬,這些就值四五十萬元。
長沙養豬戶去年減少三成
“價格可不是我們喂豬人抬高的!”朱鞠軍說最主要的原因是養豬人減少了。
兩年前,朱鞠軍在長沙縣高橋鎮橋里村養豬。他告訴記者:“以前村子里家家戶戶養豬,現在很少有人養豬了!
省肉類協會會長周小融也估計,2010年,長沙地區的養豬戶減少了30%以上。
7月13日,記者從長沙市畜牧水產局畜牧處了解到,2010年長沙市生豬出欄量800多萬頭,比2009年減少很多,僅長沙縣生豬出欄量就減少了30萬頭。
老百姓之所以不愿意養豬,朱鞠軍說,主要是因為養豬風險太大。2009年毛豬收購價跌到4.5元/斤左右,當時光養殖成本就要5.3元/斤。一些小型養豬散戶很難抵御風險,干脆外出打工。
政府補助誘散養戶退出
長沙地區養豬散戶放棄養豬,還有政策誘因。
2010年4月,長沙縣率先出臺系列舉措保護瀏陽河、撈*河流域生態環境,包括將長沙縣域內1997平方公里范圍劃分為禁養區、一級限養區和二級限養區。
凡在2010年12月31日前自行退出的,現有畜禽養殖欄舍實際面積按每平方米連續三年補助共計90元。
今年5月,長沙市政府辦公廳又下發《關于做好城區畜禽養殖業退出的通知》,將長沙城區劃定為禁止養殖區,2013年年底前,長沙城區將分期分批逐步退出,三年內不留一頭不存一欄。
養豬產業向周邊市州遷移
禁養政策,使得長沙養豬業正醞釀著一次大遷移。
7月11日,長沙市畜牧水產局畜牧處張堅向記者透露,除寧鄉和瀏陽外,長沙地區的養豬業都開始萎縮。養豬10年的朱鞠軍,就正在經歷著政策帶來的遷移。
2000年,朱鞠軍在望城縣星城鎮赤崗沖村養豬,不到5年就搬到了長沙縣高橋鎮橋里村。2010年4月,限養政策出臺后,朱鞠軍又只好將養豬場遷往望城縣黃金鎮桂芳村。2011年6月,望城縣成為長沙第六區,禁養勢在必行。朱鞠軍說,他準備再將養豬場遷到益陽市資陽區。
省肉類協會會長周小融承認,長沙養豬業確實有向周邊市州搬遷的趨勢。但他強調,肉價一路高企,與政府限養沒有必然聯系。他認為,養豬戶減少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散戶抗風險能力弱,賺錢難。散戶退出后,規;B殖反而對肉價穩定是個利好因素。
相關新聞
中央投資25億支持規模養豬場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12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確定促進生豬生產持續健康發展的政策措施。
會議確定,今年中央支持大型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和小區建設的投資恢復至25億元。對養殖戶(場)按每頭能繁母豬100元的標準給予補貼,繼續落實能繁母豬保險保費補貼政策。支持生豬原良種場建設,加大生豬凍精補貼力度。
會議要求,加強生豬公共防疫體系建設。對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和小區的病死豬無害化處理費用每頭補助80元,將屠宰環節病害豬損失補貼由每頭500元提高至800元。將因防疫需要而撲殺的生豬補助標準由每頭600元提高至800元。將基層防疫人員工作經費補貼標準由每年1000元提高至1200元。
■據新華社
我省幾大措施穩定生豬生產
為穩定生豬生產,防止生豬價格過快上漲,我省將采取幾大措施。
據省畜牧水產局對270個生豬定點監測村的監測數據顯示,我省生豬存欄數從4月起開始回升,近兩月來增加幅度較大,6月份存欄生豬雖然比去年同期仍減少4.93%,但比5月明顯增加。能繁母豬數量也連續3個月呈上升趨勢。
省畜牧水產局副局長鄧為民介紹,我省今年一季度新建年出欄1000頭以上的規模養殖場479個,生豬規模養殖比重提高到63%。年供優質種豬60萬頭,在43個縣實施了生豬良種補貼。業內人士認為,今年生豬存欄數量的大幅減少與去年疫情較為嚴重不無關系。鄧為民表示,進入夏季之后,全省積極開展高溫季節消*滅源工作和動物防疫執法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