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斗寶藝術展覽有限公司大型鑒寶活動
上海收藏協會會長吳少華獨家演講
今天上午,上海斗寶藝術展覽有限公司就即將到來的“上海斗寶藝術展覽有限公司大型活動”做了一次演講,本次活動由上海市斗寶藝術展覽有限公司親自主辦,上海市文物學校張校長主持,上海文物協會會長吳少華先生主講,具體主講內容分為眼下古董收藏的行情趨勢和怎樣培養收藏鑒寶的慧眼兩大項。
收藏行情發展趨勢
本次演講中吳少華介紹說,從2003年開始,藝術品投資市場出現高峰,領頭羊之一是書畫,比如2005年吳冠中一幅畫拍出300多萬元,吳少華還舉到了陸儼少的例子,這位海派畫家在文革前畫了一套《杜甫詩意百開冊頁》,后來在1970年代的時候流出,吳少華說80年代初,這些畫充其量一兩千元一幅,一整套價格也就在20萬元左右,但是在北京瀚海2004春季拍賣會上,這份冊頁以6300萬元的價格拍出,再加上630萬元手續費的話,就是6930萬元,吳少華開玩笑說:“這樣算來,一張就是70萬元,是一套兩房一廳啊。”不過此事還沒有完,吳少華透露說,拍得這套冊頁的南京某楊姓企業家在一個多月后被一些溫州企業家詢問是否有意轉讓,他們給出的轉讓價是一億元。
這樣的故事比比皆是,吳少華說“行情好就是由于企業家的參與”。英國作家毛姆在以法國后期印象派大師高更為原型創作的小說《月亮和六便士》中提到了一些畫家的觀點,他們認為“門外漢要表示對藝術的鑒賞,最好的方法就是免開尊口,大大方方地掏出支票簿”。而在現在的藝術品投資市場上,似乎也是如此,大家都大方地掏出支票簿,一擲千金在各種藝術品上,不過他們都會聘請專家作為顧問為自己掌眼,吳少華提到浙江某集團老總手下專門有一個顧問團為其操作,他總共投資了17億元在藝術品上,在佳士得、蘇富比等大型拍賣會上都會見到他的身影,一百萬元以下的拍品根本入不了他的眼,F在有專家估計,這位老總投資17億元的藝術品已經有30億元的價值了。
怎樣具備鑒寶的知識、眼力和魄力
有人說財力是藝術品投資的一個條件,因為藝術品是用時間來換空間的,很難做短線投資,要做中長線投資才行“只有抱著投資欣賞兩相宜的心態才是真正的贏家”。
此外,吳少華會長還提出了收藏還應注意選擇規范大型的行業公司,例如對于上海斗寶藝術展覽有限公司他是毫不吝嗇贊嘆有加的。的確,公司自成立以來迅速壯大,國內外慕名而來的尋寶人物絡繹不絕,這絕對和公司良好的信譽是密不可分的。
嘉賓簡介:吳少華,共和國同齡人,江蘇東臺籍貫,復旦新聞專業學歷,F任上海市收藏協會會長,上海市收藏協會會長,中國收藏家協會顧問,中國博物館協會會員,上海市非遺保護中心專家,上海市文物博物館學會會員,上海市民間文藝家協會理事,上海市作家協會會員。
從事收藏及文物研究30余年,先后在中國文物報、人民日報、解放日報、新民晚報、文物天地、收藏等報刊發表文章三千多篇,計200多萬字。撰寫出版《收藏歷史的人》、《鑒賞明清家具》、《淘寶上!返14種圖書。參與主編的圖書10多種,其中《中國收藏與欣賞》大型圖書,獲得國家文物局主辦的20世紀最具影響的100本文物圖書獎,F為中國博物館學會會員,中國民間藝術家協會會員。受聘為上海市非物質文化保護中心專家組成員、國家文化部藝術品評估委員會委員。